大风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大风小说 > 大明:我帮老婆做女帝 > 第165章 兴官营铁厂,刘鳞长进谏

第165章 兴官营铁厂,刘鳞长进谏

        广平府一个叫王允道的官员上奏说磁州临水镇产铁,元朝时这里就有铁厂,一年可以产铁上百万斤,请朱元璋学元朝在这里开办铁厂。

        再等到明晚期,战争越来越频繁,朝廷对铁料的需求就更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说起来,明朝铁课十五税一并不多,比起清朝的五税一少了三倍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臣了结,依照这一套制度,从洪武至嘉靖年间,国朝铁料岁入都是有富余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言下之意就是,想搞好铁业只需理清吏治、严惩贪腐就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黄元昌、郑祥则一时不敢开口,怕说错话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媺娖又道:“况且,如今世界正处于三千年未有只大变局,过三四百年,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如后世那般造物发达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岩却是最先理解接受朱媺娖

        刘鳞长想说是,但以他多年的官场见识、人生阅历,又知道并不全是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民间铁业发展太快了,毕竟有利可图嘛,所以明朝前多少位皇帝在位时,铁料一直都是岁入超过岁出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就出现了朝廷另外花钱向民间采买好铁的情况···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刘鳞长提出的这一套办法,就一个封建王朝的治国理论和经验来讲,是相当不错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时候,很多官办铁厂已经名存实亡,铁课也收不到足够的铁料,即便受到也多是以次充好的劣质铁。

        听了朱媺娖这番话,刘鳞长仍在皱眉思考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我们既然要动铁业,自然要借鉴后世的方法与经验,弄出一套更为我大明目前所需的制度来。”

璋这种会过日子的人怎么能忍受得了?

        她见李岩等人不说话,便道:“刘协理所言大致在理,但除铁课改为十税一外,官营铁厂与私营铁矿、铁厂的治理却不可依照旧制,必须更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今后我们对铁的需要可以说是无止境的,有可能在你我有生之年,监国府治下都一直缺铁用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媺娖听了微微一笑,问:“如是旧制没有问题,为何我大明铁业会败坏到如今这一步呢?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吏治问题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在洪武十五年就发生了一件在不了解内情之人看起来很奇怪,甚至难以理解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刘鳞长听了不解,道:“监国或许有所不知,我朝铁业方面的制度并无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只因后来吏治败坏,贪腐横行,民间漏税,才会致使出现先帝在位时朝廷无铁可用的局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但朱媺娖要的可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封建王朝。

        在研究这部分史料,获知这一情况时,郝光明就想:如果朱元璋、朱棣这两位每年看着铁料超收,锈蚀在库房为之心疼的皇帝,看到崇祯皇帝要花钱去民间买铁,却又缺银子的时候,表情一定会很精彩。

        说上面这些,也就是想说明,四川的铁业属于典型的明末状况。

        并且王允道之事不是孤例,不少脑子不够聪明,向通过炼铁增加政绩的官员在洪武年间都受到了斥责乃至严惩。

        言归正传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因此,官办铁厂好些出现数年乃至数十年都不开的情况,有的甚至直接被当地官员请旨裁撤了,彻底放开来给所谓的“百姓”开采获利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等到吏治败坏,国家贪腐的人越来越多,能免税的人也来越多,大明的通过铁课获得的铁料就越来越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在奏章上把这个王允道大骂一顿仍气不过,又让人将王允道打了一顿板子,直接流放到海外。

        蒲江的官办铁厂名存实亡,各处的私营铁厂则收不上铁课。

【1】【2】【3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极品美女老婆 我在大奉以文入道 暴君当道:满朝奸臣扛不住了 大魏锦衣千岁 盛京小仵作 大秦:我靠读书入圣,开局召唤大雪龙骑!